设计法则介绍,那些年看过的各种设计理论法则
我们在学习设计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看过一些设计的法则,那么,本文品索小编就来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设计的法则有哪些吧?当然,法则是用来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需要灵活变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7±2法则
因为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所以它通过把信息分成块和单元来处理复杂问题。根据George A Miller 的研究,人们短期记忆每次能处理5~9件事情。这经常贝作为把导航菜单的元素限制在7个以内的依据。但是关于“7±2”的争论很激烈。以至于如何把他应用到网站上还不明确。
2秒钟法则
这是个松散的原则,用户在使用某类系统时的等待反映(比如:功能切换和功能载入)的时候不应该超过2秒。选择2秒也许有一点随意,但是这却是一个合理的数量级。一个更可信的原则是,用户等待的时间越短,用户体验更佳
3次点击法则
用户在3次点击之内如果还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或了解网站特色,他们就会离开该网站。这条原则突出乐清晰的导航,符合逻辑的结构和易于理解的网站层级的重要性。如果你的网站能够让用户知道他在哪里,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并且能够让用户了解如何完成目标,这样的点击及时10次也是没有问题的。
2/8法则(Pareto定律)
Paretod定律(也被称为“少数关键定律”或“因素稀疏定律”)表明80%的结果,由20%的原因产生。这是商业中一条记本的经验法则(80%的销量来自20%的客户),但是也同样适用于设计领域和可用性领域。比如,对20%的用户,客户,活动,产品或过程的定位,可能为你带来80%的利润,使你对它们的注意程度最大化。
Fitt’s 定律
Fitt’s定律由Fitts于1954年提出的,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模式,它可以根据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预估出快速移动到目标需要的时间。这个原则断言,在定位时存在一个速度和精度的平衡,目标越小或距离越远需要的时间越久。这个定律在处理鼠标活动(用户把鼠标从A点移到B点)时通常表现明显。即内容越容易被点击到,它的点击率越高。
倒金字塔法则
倒金字塔是把摘要放在文章前面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方式使用了新闻业中著名的“瀑布效应” - 新闻作者试图让他们的读者即刻知道他们报道的主题。文章以结论开头,接着是关键词,最后那些次要的细节,比如背景资料。由于网络用户需要即时的满足,这种倒金字塔风格对于提高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木桶原理
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马太效应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2分钟法则
衡量临时工作所需的时间,如果预计能够在2分钟之内完成,就中断计划去完成它,反之,把它推迟到计划执行完毕之后。
包豪斯运动
包豪斯运动(1918-1933)起源于德国,是纯粹而诚实的设计理念的复兴,其影响波及到建筑、艺术、字体、产品设计诸多领域。其特色是强调功能,去除装饰。包豪斯的美感和信念来自于工业和设计制造,是受现代工业文明影响的设计思潮。
它的目的是展示如何在多样化中保持同一性,并且通过与时代相关的材料、技术和形式概念(form concepts)来做到这一点。这种行为方法是革命性的。
婴儿鸭综合症
婴儿鸭综合症描述了游客倾向忠于他们记住的最初设计,并且通过与最初设计的相似度来判断其他的设计。其结果是,用户通常倾向于那些与他们记住的最初设计相类似的设计,不喜欢陌生的系统。这些可用性问题是很多系统重新设计时存在的:用户,习惯了以前的设计,对新的网站架构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去使用网站。
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在网络写作中尤其重要,可以显著改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与我们个人观念相联系的事物要比那些和我们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记得更清楚。例如,阅读一篇文章后,用户能更好地记得他们个人经验中相关的人物,故事或事实。在可用性中自我参照效应通常被用在网络写作的表达和网站内容陈述。